公告栏
最新新闻
点击热门新闻
【新思想引领新征程】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不断筑牢强国之基
阅读次数:正在读取 / 作者:admin / 更新时间:2025-07-24 /【字体: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。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,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,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。

今年上半年,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持续突破,传统产业加速焕新,新产业新业态蓬勃成长,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更加强劲。

不久前,在山西太钢,世界最薄的“手撕钢”再次取得新突破。

中国宝武太钢集团不锈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工程师 廖席:打破了我国在超导材料和柔性显示屏领域的发展瓶颈,这几年,我们不断挑战材料极限进行创新,刷新了5项世界纪录。

今年以来,我国制造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:梦舟载人飞船完成相关试验、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开工建设、AES100航空发动机取得生产许可,核心技术接连取得突破。最新数据显示,上半年,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9.5%,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.7%。

制造业是立国之本、强国之基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,今年上半年,总书记多次深入生产和研发一线,看技术、问创新。在辽宁本钢,他深入了解冷轧工序和技术创新,指出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,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。在河南洛阳的智能工厂,他强调,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。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,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,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。就在不久前,总书记走进山西阳泉的生产车间考察制造业企业发展,再次强调,我国的工业发展,过去是靠一榔头一锤子地敲,今天要靠先进技术和装备来提升水平。

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盛朝迅: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,总书记再次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,同时强调,要用科技为现代制造业发展赋能,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,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、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。

今年以来,国家“两新”政策持续扩围,从重点领域向更多制造业纵深推进。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启动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,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“揭榜挂帅”等,一揽子政策“组合拳”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。

在四川宜宾,通过建设创新实验室布局新产业,更新先进设备升级传统产业,今年上半年,这里的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50%。这几天,正在建设的这个智能制造中心吸引了全国具身智能、机器人领域上百家头部企业来考察。

四川省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杨炯:我们新产业引“头雁”带动集群,老产业通过创新升级,新旧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跑,上半年制造业占比提升到了38左右。

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,今年上半年,我国制造业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动能。在湖南株洲,只需要15分钟就能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。在长三角,4小时车程内可以完成一辆新能源车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。

截至目前,我国已建成80个这样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,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。

今年上半年,我国制造业对经济引领作用不断增强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2%,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.8个百分点。数字化赋能提速,截至五月底,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达246万家,今年以来新设立企业中高端装备制造占比超过了60%,高端化升级势头强劲。

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: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5年全球第一,增强了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,保障经济平稳运行。同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,也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、制定国际产业标准,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
下一步,国家将加快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,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投入,加速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布局,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,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来源:央视新闻